
看問主的需求,很想把好玩的鏡頭都體驗一遍,那麼我就略微點評一下rf卡口的鏡頭吧:
1. 標準大三元 RF24-70mm F2.8 L IS USM
24-70/F2.8這支大三元鏡頭,一直是職業攝影師的最愛。因為它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24-70的焦段,既有24的普通廣角,又有70的特寫焦段,當中的35-50焦段非常接近人眼的視角,非常適合用來還原真實的現場感,而且擁有2.8的大光圈,配合現代全幅微單超強的高感能力(比如問主用的r6),幾乎可以拍下任何人眼看得見的場景,而且它的成像,除了最小光圈以外,各檔光圈都很出色,所以他是各類紀實攝影師的最愛。
但是,真是因為它的視角非常接近人眼的視角,所以它非常考驗攝影師的取景功力,或者說是眼力,單純的想靠它的焦距透視感去拍出吸引人眼球的照片,非常不容易。
所以這支鏡頭在職業攝影師和發燒友裡熱度很高,但是在愛好者裡,特別是風光攝影愛好者裡,熱度並不高。

2. RF小痰盂 RF50mm F1.8
50這個焦段的定焦,是非常多攝友的啟蒙老師。
超級便宜的價格,出色的成像,大光圈。讓人以最小的成本來體驗大光圈的魅力。
佳能的這支rf卡口的50/1.8,真的很“佳能”。
價格給到底,微單裡幾乎是最便宜的50/1.8,但是效能也是新瓶裝舊酒,沒啥變化。
但是對於很多囊中羞澀的朋友來說,能有這樣一個廉價鍛鍊大光圈拍攝的機會,也是挺好的。
3. 最佳旅行鏡頭 RF 24-105 F4-7.1 IS STM 和 RF 24-105mm F4 IS USM
24-105這個焦段是旅行日常的最佳焦段,因為相比24-70多出了70-105這個焦段,所以不管是拍人特寫虛化,還是中長焦風景,都更遊刃有餘。
佳能rf卡口有兩支類似的24-105鏡頭,一支是浮動光圈stm步進馬達,另外一支是紅圈鏡頭,恆定光圈F4,超聲波馬達。
兩支鏡頭的差價有幾倍之多,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選。
簡單粗暴總結兩者的差別:
- 價效比stm版本絕對高,追求價效比的,選stm
stm版本更小更輕,還有放大倍率更大,可以在旅行的時候有個小微距的視角,拍拍花花草草和美食更方便,關鍵是便宜太多。 - 拍攝視訊推薦usm版本。
stm版本是浮動光圈,沒有手動對焦物理開關,所以拍攝視訊的操控上要差不少。 - 對畫質有嚴苛要求,對紅圈有追求的,選usm版本。
既然貴那麼多,那麼畫質肯定是更佳的,雖然中央解析度區別不是太大,但是變焦解析度,暗角,畸變,紫邊,眩光,以及各種極端情況下的表現,usm的紅圈版本都是勝出stm版本的,對於追求效能的朋友來說,顯然選usm不會錯。
4. 超廣大三元 RF15-35mm F2.8 L IS USM
這支是超廣角的大三元。
超廣角的透視極為強烈,所以用來拍人不是那麼容易控制。
比如我自拍,會拍出下面的效果:
下面這張是利用了超廣角的畸變來構造線條,但是實際構圖是蠻難控制的。
所以實際拍攝中,超廣角拍人,我大多拍成人很小了。
比如這樣
還有這樣
但是這樣的照片,拍拍模特還好,拍家人的話,容易被指責“人物不突出”,誰知道這是我啊。[狗頭保命]
所以其實15-35/F2.8這支鏡頭更適合風光。
達到15的超廣焦距,帶來超級震撼的透視體驗,而且前組鏡片是平的,不是燈泡頭,所以很方便使用減光鏡,偏振鏡等風光常用濾鏡來拍攝。
最大達到2.8的光圈,拍攝星空攝影,也可以使用更低的ISO來達到最佳畫質。
5. 超廣小三元 RF14-35mm F4 L IS
佳能的小三元14-35相比大三元15-35這次定位我覺得略有尷尬。
主要是因為他們兩的價格太接近了。小三元光圈小了一檔,焦距廣了1mm。
但是價格真的相差無幾。
這個價格,可以參考一下尼康的14-30/F4,便宜的時候只有七千多,相比之下,我覺得佳能14-35/F4是個好頭,但是價效比真的不高。
6. 長焦大三元 RF70-200mm F2.8 L IS USM
這支長焦的大三元是我覺得佳能非常出色的一支鏡頭。
對於長焦這個傳統佳能優勢專案,畫質優異自然是及格分,設計上的創意,才是真正的特色分。
這支鏡頭以伸縮式設計,大幅減少了體積和重量,我覺得是非常棒的設計。
因為目前的伸縮式設計,也可以達到不錯的防水效果,略微下降的防水效能,相對於每次都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到的體積重量,真的是非常實用的提升。
如果給我打分的話,這支鏡頭可以列入佳能rf卡口必買鏡頭列表。
如果是人像、紀實攝影愛好者,更是一定值得擁有。
7. rf大白 RF100-500mm
佳能的100-500,這也是一支超級棒的鏡頭。
傳統的長焦領域,有兩個焦段是特別經典的,一個是70-200,還有一個就是100-400。
影迷們常親切的稱70-200叫小白,100-400叫大白。
這兩個焦段經典是有原因的。
一個是因為這兩支鏡頭的體積重量都差不多,所以很多攝影包都是以能最大裝70-200這樣的鏡頭來設計的。
另外一個是這兩支鏡頭的場景匹配相當不錯,70-200擁有大光圈,適合人像、紀實、體育近攝,100-400焦距長,適合風光、野生動物。
是攝影師不愛更長的焦距嗎?當然不是,只是更長的比如200-600的鏡頭,就要體積重量大很多,實在是負擔很重。
而這支rf卡口的100-500,則在原來大白的基礎上,焦段進一步拓展到了500,但是體積基本維持在原來的數量級上,這真是非常的有價值。
是目前風光、野生動物這個焦段裡最好的一支鏡頭。
唯一可惜的是,鏡頭似乎產量上不去,目前很貴。
8. 長焦小三元 RF70-200mm F4 L IS USM
這又是一支佳能設計的非常出色的鏡頭。
這是一支長焦鏡頭,但是它的體積相當的小巧,網友親切的稱它為可樂罐。
對於攝影師來說,攝影包裡的分隔有兩種常見體積,一個是普通標準變焦,還有一個就是70-200/F2.8這種長鏡頭。
而70-200/F4這支長焦鏡頭,往常雖然比70-200/F2.8輕巧,但是因為長,還是不得不佔用一個70-200/F2.8的位置。
這次佳能設計的這個長焦小三元,體積竟然和標準變焦差不多,真是太牛了,果然體現了長焦大廠的優勢。做工、畫質、三防自然也是不用說,都很優異。
這個焦段適合拍攝一些人文、風景。
如果說它有缺點的話,我覺得是不便宜。
不過它絕對值這個價,貴不是它的錯,是我的……
9. 標定王冠 RF 50mm F1.2 L USM
佳能的鏡頭的特點就是:狗頭很狗,牛頭很牛。
這支鏡頭也很“佳能”。
不像老的ef卡口的50/1.2,最大光圈很一般。(但是不影響賣,那個時代1.2獨一份)
時隔多年的新的rf卡口的50/1.2,是真的很牛,各方面都是頂級水平,所以說它是標定王冠。
當然,它的價格也是頂級的,佳能對好東西的定價,從不手軟。
10. 新鏡頭100-400 F/5.6-8和16/F2.8
9月14日,佳能剛剛新發布了100-400/F5.6-8和16/F2.8這兩支鏡頭。
這兩支鏡頭是我覺得很不錯的兩支鏡頭。
高價效比風光頭100-400 F/5.6-8
100-400/F5.6-8這支鏡頭的焦段非常適合風景,它比傳統的100-400小了一檔光圈,但是它很便宜啊(估計四千出頭),它小而輕巧啊,而且拍風光光圈小一檔完全沒事啊,就是拍野生動物有點吃力而已。
所以我覺得這支鏡頭是預算有限的長焦風光攝影師嚴重值得推薦的一支鏡頭。
高價效比星空頭16/F2.8
16/F2.8這支鏡頭初看,焦距不算特別超廣,光圈只是普通大,好像沒啥亮點。
再一看,怪怪,這可是一支好鏡頭:
- 價格便宜。
原本超廣角大光圈是拍星空的好鏡頭,一般我會推薦三陽的14/2.8,兩千多,手動頭,價效比挺高的。但是佳能的這個一下子把價格幹到了2000不到,還是自動頭,實在是太給力了 - 體積重量超級小
只有165克,體積重量和小痰盂50/1.8差不多,這對於一支超廣角大光圈鏡頭來說,實在是太輕便小巧了。
拍月亮黨便宜長焦鏡頭600/800定焦
有朋友留言說rf卡口還有600/800定焦說說。
一般而言,長焦到600甚至更遠,主要目的往往就變成了望遠,拍鳥啊,拍野生動物啊,都是這類需求。但是他們有個特點,就是被攝物件都會動,需要抓拍,所以這類需求都是光圈越大越好的。但是我們知道佳能新出的這兩支長焦,最大光圈都到了11,顯然拍動的物件就會很吃力,需要iso.彪的老高,很不實用。
想來想去,這兩個鏡頭可能唯一靠的上的就是拍月亮了。這也是這兩年某某手機帶火的一個運動。其實我不喜歡就單純的拍一個月亮,從畫面也看不出在哪裡,意義不大。
所以說,一般我沒有什麼理由推薦這兩支鏡頭,即便他們比較便宜。
小結
這兩支鏡頭都是為預算有限的朋友準備的。其實這樣的朋友有很多,不少人諮詢我有沒有什麼好的風景長焦可以選擇,但是預算又有限,那麼100-400/F5.6-8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16/F2.8則是廉價星空鏡頭的最佳價效比之選。
rf卡口的鏡頭還有一些,如果大家喜歡我的點評,請點贊,追更,謝謝。